视频在线一区二区,国产精品日韩欧美,91精品国产福利,国产精品老牛影院99av,wwwav在线,人人干人人干人人,国产精品suv一区二区三区

清廉文化潤心田
2025-07-18 11:53:23          來源:湖南法治報 | 編輯:周萌 | 作者:龔道沿 | 點擊量:10714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龔道沿)

7月18日,點開“清廉臨澧”公眾號,一幅幅廉潔海報,一句句廉潔詞語,躍入眼簾,滋潤心田,令人難以忘懷。

臨澧是革命老區(qū),是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林伯渠和著名作家丁玲的故鄉(xiāng),紅色文化、廉潔文化資源十分豐富。為擦亮這張金色名片,讓紅廉文化變得觸手可及,該縣紀委監(jiān)委別出心裁,從3月起,在“清廉臨澧”上推出了“廉潤臨澧——風物溯廉”廉潔文化作品展,以獨特的視角、豐富的創(chuàng)意和政治的情感,共尋臨澧本地特色風物背后的廉潔故事,共品綿延千載的廉脈芬芳,共造廉潔文化的濃厚氛圍。

翻到“廉潤臨澧”之林伯渠圖片時,“承先輩家風,筑廉城風骨”10個大字格外醒目。在開國大典主持人林伯渠銅像前,感受他的豐功偉績和精神風范,讓人不禁感慨:“林伯渠用自己的一生鑄就了清廉豐碑?!遍L征途中,這位老革命家拒絕特殊待遇,手舉馬燈照萬人。延安時期,生活儉樸,厲行節(jié)約。到基層視察,嚴格堅持“四不原則”。對子女嚴厲有加,言傳身教。在日常生活中,嚴于律己,公私分明,帶頭示范,用好家風引領好黨風好政風。作為黨員干部,一定要賡續(xù)紅色血脈,傳承紅色基因,踐行初心使命,敢于擔當、敢于監(jiān)督,敢于負責,踔厲奮發(fā),勇毅前行,奮力譜寫臨澧高質量發(fā)展嶄新篇章。

緊盯“青山精神”畫圖,更有說不完的話,道不盡的情。青山精神是臨澧人民在20世紀六十年代修建青山水輪泵站樞紐工程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。1966年7月15日,縣里一聲令下,10萬臨澧兒女自備口糧和工具奔赴工地,用一錘、一鋤、一雙手,苦干10個冬春,戰(zhàn)勝各種艱難險阻,建成了“亞洲第一泵”,實現(xiàn)了35畝農(nóng)田有效灌溉,推動了新質生產(chǎn)力高質量發(fā)展。青山精神所代表的自力更生,艱苦奮斗,敢想敢干,無私奉獻,已在我們頭腦中牢牢扎根,成為激勵全縣黨員干部奮勇向前的強勁動力。

不僅如此,“以筆為刃,劃破黑暗,以廉為盾,抵御貪腐”,用簡短的語言對丁玲一生進行了高度概括。還有“道水清風,廉潔正氣”,“辣椒驅寒,廉潔袪貪”等畫圖,以鮮明的時代色彩,道出了人們的真實情感。

據(jù)悉,“廉潤臨澧”已推出廉潔海報12期,不僅是對臨澧風物的巧妙呈現(xiàn),更是對廣大黨員干部一次沉浸式的精神洗禮,最終化作黨員干部們的行動自覺,把遵規(guī)守紀內(nèi)化于心外化于行,在學思踐悟中強化廉潔修養(yǎng),讓廉潔之風吹遍臨澧大地每個角落,為社會的發(fā)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正能量。

責編:周萌

一審:周芝華

二審:伏志勇

三審:萬朝暉

來源:湖南法治報

關于我們-商務合作-法律聲明-聯(lián)系我們
廣告熱線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報官網(wǎng)ICP備案號:湘ICP備19000193號-3 版權所有:湖南金鷹報刊社有限責任公司《湖南法治報》 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